在養多肉的過程中,我們常常會提到土壤板結這個詞。但是,土壤板結對于養肉的花友來說,是一個很奇怪的話題。說奇怪,是因為對于我們來說,我們所說的土壤板結與平常養花種菜時說的土壤板結不一樣。
一般來說,一提到土壤板結,我們腦海里呈現出的畫面大體是這樣的:
這是一位花友拍攝的照片,她覺得她的碰碰香土壤發生板結了。
在很多花友的印象里,只要是能拎著肉肉把土壤從花盆里整個脫出來,土壤還保持著花盆的樣子時,就會覺得土壤已經板結了,然后就會想要脫土修根翻盆了。
其實,大部分的情況下,你可能僅僅是誤會了而已,你的盆土可能并沒有真的發生板結。比如上面圖片里這盆碰碰香,看起來土壤已經變成了一大坨硬硬的東西,但實際上只要一澆水,就會發現水分會快速的下滲到土壤中去。從這株碰碰香能長得這么壯實就可以看出,似乎你以為板結的土壤并沒有影響她的長勢。
再來看看她的根系情況吧。稍微拍打掉一些黃土之后,可以看到有發達的根系露出來。根系幾乎擴散到整個土壤當中去了,粗壯而且結實。
然后這位花友還是覺得不放心,決定繼續脫土換土。
每一株碰碰香的根系都不錯。不過有點兒遺憾的是,她們必須要經過修根晾根,然后重新服盆去了。
那么問題來了,這位花友的碰碰香,到底是發生土壤板結了,還是沒有呢?
我的答案是:沒有。
在解釋為什么之前,咱們一起來看一張照片,照片上的景象,才是發生土壤板結的土地。
很多誤以為土壤板結的花友,其實都沒有仔細想過板結這個詞的來歷。板結,顧名思義,是土壤的表層變成一塊一塊板子的樣子,然后粘結成塊的這種狀態。
一般來說,土壤板結的原因,多數是因為多度使用化肥,導致土壤里的有機質過度流失造成的。板結的土壤保水、保肥以及透氣性都會下降,導致植物的根系無法正常生長。
所以,土壤是不是板結本身其實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土壤板結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,造成植物根系無法在土壤中擴散、生長緩慢或者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。
那么,再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那株碰碰香。我們不用去判斷土壤是不是真的板結了,但從碰碰香的生長旺盛程度來看,就可以判斷出來:這盆土相對于這盆碰碰香來說,并沒有板結。
我們常常用貧瘠、沙化、不保水、板結等詞匯來描述那些質地很差的土壤。但是,要知道,土壤與植物是要互相匹配的。對于仙人掌來說,肥力和保水能力都差到不可思議的沙礫土并沒有什么不好。對于大多數景天科的肉肉來說,不含任何氮元素火山土反而能讓她們保持很美的顏色和花型。
有些花友發現把顆粒土澆濕后,顆粒就會粘在一起,形成土團,就以為土壤板結了。有些花友發現肉肉的根系把顆粒土抓的牢牢的,拎著肉肉能提起整個花盆,就以為土壤板結了。其實這都是對土壤板結的誤解。
正相反,肥沃、疏松、富含有機質這些聽起來贊美土壤的詞匯,反而常常是養肉失敗的重要原因。
那說了這么多,是不是用顆粒土養肉,就完全不需要擔心土壤板結的問題呢?當然也不是。
確實,如果我們使用顆粒土的話,土壤其實是很難發生板結的。因為不同材質的顆粒,是不大可能會真正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硬土塊的。但是,如果我們用土壤板結的對植物的影響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,當發生以下情況的時候,就可以視作土壤板結,我們就要考慮翻盆換土了。
1、下滲緩慢
顆粒土一般都有著神一般的吸水速度;旧鲜悄阋贿厺菜,水分就一邊滲下去了。如果你發現你澆水的時候,在顆粒土的土表竟然能形成積水,甚至停止澆水后的很長時間,積水才能慢慢的下滲,那就說明你的土壤板結了。
2、冒泡
顆粒土吸水后,一般會將盆土中的空氣從盆底的排氣孔慢慢排出。這個過程你可以聽到土壤吸水時暢快的咝咝聲。但是,如果你發現土壤表面會因為你澆水而咕嚕咕嚕的冒泡,就說明土壤的透氣性已經降低,氣體不能均勻的排出,而是從某些薄弱的地方集中冒出來。這也是土壤發生板結的信號。
3、排水不暢
如果你澆透水之后,發現花盆底孔出水變得不暢快了,只有你澆了很多水造成盆體積水后,才有少量水從盆底露出來,就說明盆土發生了板結。
所以說,土壤板結與否,不能只看表象,更要看目標。土壤無論有沒有結塊,只要影響了透水、透氣,或者影響了根系生長,那就必須要解決掉。